找到相关内容41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念与念佛

    故世尊现世时,任何有权威的天人都不愿在他处作供养的。即如梵天娑婆主曾以量如须弥山的宝环供养世尊。又如频婆娑罗王,憍萨罗王等的天与人也尽力供养。甚至对于涅盘之后的世尊,如阿育大王曾费了九十六俱胝(...

    德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271344.html
  • 一元多重心物观(27)

    菩萨尚难梦见,何况三贤四圣和博地凡夫呢?正念、无念就是人空、法空、空空的究竟空,代表法身佛的涅盘境界。但是,真空不空。是以,正念的形象化,是妙有境界,如诸佛身土,包括卅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、佛国净上等。反...Body)及涅盘身(NirvanicBody)等。除非这七重灵能物质的外衣,层层剥落,我们不能自见本性,也就是禅家所谓「本来面目」。具有超感觉的瑜珈修士,可以利用高度的直觉(Intuitive ...

    李杏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281174219.html
  • [下]送给初学佛的人

    实叉难陀所翻译的《华严经》中,有10处提到「如来藏」,在《大宝积经》的卷119有23处提到,《大涅盘经》有8处,《大方广如来藏经》有23处,《楞伽经》23有处,《楞严经》有32处, 如果以「真如」这个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77535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史上的“沙门拜俗”问题

    解脱的系缚,只有超世脱俗,了断生死,消除烦恼,才能走向涅盘解脱之道,因而视富贵如浮云,目权位如粪土,出家僧人对于世俗政治采取远离的态度。   根据佛教戒律的规定,出家人不再礼敬在家的俗人,上至国王,下至父母,概莫例外。《梵网经》云:“出家人法:不向国王礼拜,不向父母礼拜,六亲不敬,鬼神不礼。” 《大涅盘经》云:“出家人不应礼敬在家人也。”“然佛法中年少幼少应当恭敬耆旧长宿,以是长宿先受具戒,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2478944.html
  • 佛教正法的存亡?

    罪多者,尽入地狱 。   世尊告曰∶善哉!善哉!迦叶!多所饶益,为世人民,作良友福田。迦叶!当知,吾涅盘後千岁馀,当有比丘於禅退转,不复行头陀之法,亦无乞食,着补纳衣,贪受长者请其衣食,亦复不在树下...认真的修行人来说真是迷惘极了。   在[大涅槃经](长部16经)里佛指示说:「若某某比丘说:我亲从佛处听言,我亲从佛处得到,这是法!这是律!这是世尊的教法!这位比丘所说的话不要同意或反驳。不要同意或...

    法増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484643.html
  • 色蕴的生,住,味,患与离弃

    嫉心所,并坚守他(她)的戒,成为佛子,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,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涅盘。   「放弃、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,就是苦的止息。」 ([舍利弗语],[中部...寂灭,寂灭而不再起,减损恶法而不增,断恶而不生,由于心不生,故不执取,不执着,自觉涅盘。我再生已尽,梵行已经建立,所应作的已作,自己知道再也不会来投胎而会在三界出现 。   一个观察到五蕴是無常、苦、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084681.html
  • 佛教哲学中的自由与必然问题

    ,但却能够超越世间因果的放任自由。  《大涅盘经》是佛经中排它性最强,也最极端的一种,我一直疑惑,为什么在一个极主中庸的国度会使它得以如此广泛的流行?它敢于面对传统佛教在性空自由和因果必然间的矛盾,...无寿者”,而佛之对于一切众生,“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,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”。所以“我”只是一种梦幻,所谓“人生若梦”。最多不过是一种概念的存在,正像给孩子起名阿狗阿猫一样,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501484781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中佛陀对病苦的教示之研究

    藏》卷一,经号一)   《大涅盘经》(东晋,法显译,《大正藏》卷一,经号七)   《中阿含经》(东晋,瞿昙僧伽提婆译,《大正藏》卷一,经号二六)   《杂阿含经》(刘宋,求那跋陀螺译,《大正藏...方法如何疗愈疾病中的苦痛及烦恼为主题;最后,以如实知、离欲、解脱涅盘,成就圆满修习之功作结。《杂阿含经》中佛陀所教导的对象及修习内容,可分为四类,一、在重病违和中的佛陀本身,以正念、正知的修习法对治病...

    陈丽彬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90287369.html
  • 沈家桢居士自述学佛经过

    场所时,大概已经是下午四时。走进厅内,看张澄基坐在那里,我也不去理会他,一直走到自己住的房间,在打坐的地方坐了下来。面前的矮桌上放着一部大涅盘经。可能是我走了一天,已头昏目晕,觉得书上在那儿放光。...

    沈家桢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290895.html
  • 悲悯与守护:论佛学之于开明派的精神建构

      佛家认为,“一切众生,悉有佛性”(《大涅盘经·如来性品》),“心性本净,客尘所染”(《般若经》)。也就是说,人心本来是清净的,先天地具有成佛的因性种子,但由于外界的烦恼、世俗的杂念,遮蔽了内心的...

    姜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795212.html